10月23日,根据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部署要求,包河区人民法院再次吹响“集结号”,开展“护民生,优环境”第二次执行风暴集中执行行动。
“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是依靠国家强制力确保法律全面准确实施的重要手段,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希望各位执行干警打起精神加油干,不怕艰险努力干,合法合规为民干。大家现在出发!”早上8点,执行干警们兵分六路奔赴执行现场,努力以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实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东躲西藏规避执行 时隔五年得以履行
本案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被执行人于2018年向申请执行人借款50万元,还款日期到期后,被告未及时归还借款。为维护胜诉权益,申请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借贷作为主渠道金融补充作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日渐凸显,逐渐发展成为经济主体生产、生活、投资的重要融资渠道。但因民间借贷所具有的自发性、分散性、灵活性、无序性等特征,使得民间借贷纠纷频发,民间借贷有关的执行案件数量与日俱增,执行案件难度也大大提升,民间借贷纠纷也成为我们执行行动的关注重点。在本案中,被执行人可能存在转移财产,躲避执行的行为,让执行工作难以开展。执行法官耐心地对被执行人及其家人进行释法析理,告知已经全方位采取限制高消费、列为失信人、查控账户等强制措施,如果有履行能力却恶意不履行,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劝诫督促被执行人自愿履行义务。
“法官,我还,我来帮我妈妈还钱。”在考虑到拒绝执行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后,被执行人的家属决定一次性给清,不再“躲猫猫”,履行法律义务。至此,时隔五年的案子结束,申请执行人连忙送上锦旗,“法官,太感谢了!五年了,我这钱追了五年了,终于给清了,太感谢了。”
拿了货款却迟迟不发货?法院出面护权益
本案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双方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后申请执行人按约定支付了预付款,但被执行人以各种理由推迟发货,申请执行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经过实地调查发现被执行人经营状况尚佳,具有还款能力,对被执行人进行释法说理后,被执行人表明当前拿不出几十万现金,愿以查封部分等价货物为代价,并承诺限期内偿还借款。执行法官将被执行人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申请人,经过本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同时在双方见证下,完成了货物的清点,保障申请人的胜诉权益。
强制措施影响生活 老赖无路可走终履行
本案是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2021年被执行人雇佣申请人去建筑工地从事木工施工工作。申请人在工地干活时被摔伤,被送容城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经诊断原告的右侧跟骨粉碎性骨折。住院治疗期间所产生的医药费用被告已承担。2021年年底,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双方经协商,签订了《受伤处理协议》,协议第二条约定:“被执行人给予申请人一次性各种经济补偿费60000 元,其中包括二次手术费,包括所有费用。”,但时至一年,被执行人并没有兑现承诺,故申请人诉至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提供劳务者受害者责任纠纷,是指在劳务关系存在的前提下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就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所引发的争议。这类案件不仅关系到提供劳务者生命健康权的救济与保护,也关系到接受劳务方的用工风险化解与生存发展之间的平衡。有关劳动者的 “涉民生”案件一直是我们包河法院在开展执行行动关注的重点,特别是“追索劳动报酬(含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赔偿、工伤赔偿等涉民生、涉养老诈骗、涉农等影响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执行案件。
在本案中,执行法官利用冻结账户的强制措施,持续监测被执行人的资金动态并采取限高措施,让被执行人的正常生活严重受阻。被执行人直言:“早知道这样,我就早点还钱了,现在把我微信、支付宝都冻结了。买不了高铁票,中秋节回家都回不了”。最终被执行人一次性给请所有案款,本案到此结束。
经统计,本次执行行动成果亮眼,共执结案件23件,执结金额226万,执行到位133.6万元,现场发放23.2万元,上门查找被执行人20人,拘传11人次,拘留3人次,腾退房屋1套。
执行攻坚,道阻且长。下一步,包河法院将持续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行动,不断加大执行力度,用足用好各种执行措施,重拳打击拒绝执行、规避执行等行为,确保执行工作出真招、见实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